近日,隨著中共中央批准廣東省政協主席朱明國不再擔任廣東省委副書記、常委職務,全國31省區市政協主席全部“退出”了省級黨委常委班子。筆者認為,這襯衫樣的政治安排與設計,至少向外界釋放出兩種信號:一是使國家治理體系更加制度化和規範化;二是將協商民主作為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突破。
  十八屆三中全會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,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。某種意義上,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就是使各項事務治理制度化、規範建築設計化和程序化。政協主席悉數“退常”,反映出國家治理的體制機制在不斷完善,中國在探尋治理現代化問題上,往前走了一步。
  釋放的另一個信號,則是中國政治話語下的政治體制改革突破點。十八屆三中全會在論述政治體制改革部分提出,“發展更加廣泛、更加充分、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”。中共十七大時確立了“以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”的中國民主政治路線圖,而近五年的黨內民主已經有了很大發展,在具有“許多新的歷史特點”的當下,發展人民民主已經成為迫切的選擇。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,“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是支票貼現我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。”十八屆三中全會報告則進一步指出,“協商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,是黨的群眾路線在政治領域的重要體現。”
  因此,健全“協商民主體系”,把它和選舉民主結合起來,可視為中國社會主義民主的特色所在,也是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一大突破點。黨委和政協分別發揮不同職能,政協主席不再擔任省委常委,能襯衫夠使政協更加自由地建言獻策,而黨委也可以更好地發揮決斷的功能。把政協從決策機構中分離出來,有利於更好地發揮其“協商、監督”的職能,實現“協商於決策之前和決策實施之中”。
  之所以說十八屆三中全會是一次全面改革的會議,就是因為它涉及到中國各個領域的改革,包括政治體制改革,而加強人民政協“協商民主”研究,則是政治領域改革的一大亮點,這也是一項有著很大空間的改革。然而,部分外媒和西方觀察家當鋪之所以質疑中國改革的決心和力度,正是因為沒有看懂中國改革的邏輯。換句話說,中國改什麼,不改什麼,有著自己的認知和判斷。有些不應該改的,多久都不會改,據此說中國不改革,則是一種誤讀、誤判。
  (張廣昭,海外網專欄作者) 
  海外網評論頻道原創,轉載請註明來源海外網(www.haiwainet.cn),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。
(編輯:SN090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s67sslln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